《拯救大兵瑞恩》的美国文化无耻硬输出

作者:本站编辑 时间:23-10-07 阅读数:352人阅读

此文源于知乎问题:为什么美国打仗时每个兵都要去救,或者死了几十个人就要大肆讨伐,现在新冠死了那么多人,却无动于衷?中的一个高赞回答。

本回答的电影已经播出很多年了,问题是新问题,不过作者作出了很好的分析。让那些称灯塔的人看看美国鬼子的文化硬输出是多么荒唐且突兀,但,却偏偏有人大唱赞歌,啊这就是人性。恰恰相反,本文章揭露了美帝的狼子野心。

作者:Zpuzzle

得了吧,我当年看《拯救大兵瑞恩》的时候,就恶心的不行。

当然,从《拯救大兵瑞恩》上来看,美国在宣传上还真是一把好手。中国大多数时候,还真干不出来这种事。

《拯救大兵瑞恩》的情节是瑞恩一家四兄弟都上了战场,结果三个哥哥都死了,只剩下小儿子还活着。不想让母亲再失去孩子的将军,决定派出军队去营救最小的瑞恩。

然而,这种事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整体执政能力不算差的王朝里都不会出现。为什么?因为中国古代征兵,一般都是按照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做法来的。比如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新丰折臂翁》里记载的是唐朝征南诏的事情,当时主持征兵的是杨国忠。即便是杨国忠,也不过是三丁抽一而已。

而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在战乱严重的河南河北地区,杜甫也记载了新安县的征兵情况: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在这首《新安吏》中,一句“次选中男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即便是在安史之乱的严峻形势中,唐朝征兵是有严格的次序的。

只有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才会把所有人都派上战场,比如杜甫在《石壕吏》中说“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但这种强行把三兄弟都送到前线的行为,一直是被当成负面教材批判的——因为一旦家里的壮丁死光了,就很容易让家里的老人陷入老无所养的境地。

而且,中国古代的不少将领在出征时也会按照独子兵>幼子兵>无子兵的顺序,将军队中的士兵按次序筛选出来。具体来说就是,如果家中只有一个孩子,那就尽量不要按照这个孩子去一线。如果家中有多个孩子,那就不要让最小的孩子上前线。如果家中的孩子年龄都较大,那么就不要安排没有结婚以及没有生孩子的士兵上前线,这样才好让人给家里留香火。在电影里,瑞恩的哥哥们是否结婚、是否有孩子并没有交代,但当时的瑞恩是没有孩子的。按照中国大多数正统王朝的做法,除非是迫在眉睫的战争,否则瑞恩就不应该被派到一线战场。

至于说在近代,共产党的武装也基本遵循这一原则。即便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或者六七十年代与苏联的对抗中,也很少做出过把一家人里的所有孩子都拉上战场的事情。再比如在反应汶川抗震救灾的电影《惊天动地》中就有这么一个情节,侯勇饰演的指挥官在部队出发前命令独生子出列。这也是共产党工作原则的一个体现。

惊天动地》中,在进入震区前,指挥官命令独生子出列

《惊天动地》中,在进入震区前,指挥官命令独生子出列

在今天,中国在对士兵服役地点以及相关任务的分配上,也遵循着一些通行的规则。比如海军中的夫妻,必须在不同的部队或舰艇上服役,同时尽量不安排两人同时出航——也就是说,丈夫出航的时候,妻子就在基地中,反之亦然。这就是为了防止万一在出航时遇到危险,父母、孩子无人照顾。再比如家中如有兄弟同时服役,也会将兄弟拆散,将其中一人安排在危险相对较小的部队或战区。

所以说,每每想到这里,我真的是深深折服于美国的宣传机器。《拯救大兵瑞恩》这种把一家四兄弟都拉上战场的事,哪怕是在中国的封建王朝,都不太好意思说出来。大多数时候,一个要点脸的国家,都应该避免出现这种把一家的男丁全都派上战场的情况——更何况,以美国当时的无敌国力,远不至于到了要把四兄弟都拉上战场的地步。换句话说,一个负责任的国家,绝不应该让瑞恩出现在战场上。即便出现在战场上,也不应该把他安排在一线——你让他本土当个部队上的修理工或者当个勤务兵,不也是参军为国做贡献吗?

中国封建王朝都有不少能做到这一步,20世纪的人类灯塔不但做不到,而且还把这个事拍成电影。本来是一个国家政策上的失误,结果却被包装成了“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感人故事,最后居然还能让人感动的稀里哗啦,这种丧事喜办的能力让我发自内心地觉得美国人玩宣传是真NB。

就美国现在的防疫情况来说,我敢保证,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在疫情结束后美国一定会拍一部感人至深的抗疫电影。在这里面,你一定能看到一个为了病人的生命努力到最后一刻的医生,也会看到在美国的带领下,全世界的医生都聚集在一起来救人。到时候,美国人又可以大吹特吹“不放弃任何一个人”

——一点多余的分割线——

这个回答能在一天内有近万点赞有点意外。就补充几句吧。

我看到有人说我这是仅仅是拿唐代的几句诗来做例子并不全面,并且还举出了《木兰辞》中木兰的父亲都要被征兵上前线的事情。然而,假如认为《木兰辞》中的描述为真的话,那么木兰父亲被征恰恰证明当时的征兵制是合理的——因为木兰的父亲已经有了孩子,在当时的社会而言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价值。而从年龄上来说,我国古代一般是把15~60岁之间(不同的朝代会在这个区间内设定自己的标准)的成年男性称为“丁”。那么,木兰的父亲显然是不到60岁的,本来按规定就是在被征发的区间内,国家征召他入伍这是很正常的。

另外,有人说在二战时期美国人都踊跃参军,这其实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二战时期的美国,依然是以征兵制为主,而在征兵制下服兵役是公民的义务,拒服兵役是要受到惩罚的。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学大辞典》中对“美国兵役制度”的介绍,美国在“1940年至1972年,一直实行选征兵制。即除现役军人、驻美外交人员、外侨外,所有在美国的男子于18岁生日后5天内,必须到所在地区征兵委员会进行登记,填写分类调査表。然后分类编号,用抽签的办法对符合服役条件的人进行选征”。(今天的泰国实行的也是类似的兵役制度。在征兵现场,一些被抽中签服役的人哭天喊地,而没被抽中的人则兴高采烈)在这种征兵制度下,如果恰好全被抽到,的确有可能出现一家几兄弟都被征召入伍的情况。但出于人文关怀的角度,美国总可以在法律上打一个类似“如果一家所有的成年男性都被抽中,则其中一人可以免服役”之类的补丁吧?

跟美国相比,中国古代实行的是另一套兵役政策,而这套兵役政策是建立在详实的户籍制度的基础上的。在这套兵役制度下,每个县有多少户人家、每个家庭有多少男丁都是被记录在册的,而国家也会预先设定一些征兵的规则。然后,由上级部门根据战争的需要按次序征发不同的人入伍。像我在开头提到的杜甫诗句中的“次选中男行”的“次选”,很显然就表明了唐朝征兵是有次序的。在我个人看来,这种预先定好次序的征兵方案,比看似公平的抽签,或许更具有公平性。

当然,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王朝不一定会严格遵守这套秩序,特别是在一些大规模的战争中,一些统治者被逼急了也容易穷兵黩武。然而,一来作为人类灯塔美国如果不能体现出其比封建王朝更强的人文关怀,其进步性在何处?二来,二战对于美国来说,远没有到要把一家几兄弟都派上战场的紧迫程度,留一个人在家里照顾父母,并不难操作。

最后,再说说独生子的问题。解放军士兵中独生子占比较高的问题,的确是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一些历史上通行的制度在今天未见得能继续推进,因此我国也一直避免以军事来解决国际争端——除了不想打乱国家发展进程外,独生子女官兵如果损失过大,也的确会引发一定程度的社会问题。但目前来看,这个问题却也并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在这里也很难几句话说得清楚。等以后在另外的专门的问题里说吧。

(全文完)

另外,知乎用户 赵新华 说:

评论过千了, 快2万赞了, 感谢几位美精美吹美粉的自领打脸行为.

---- 万赞了,感谢大家阅读+理解。

是的,《美国》打仗时,每个兵都要去救。

-------------以下说明。

朝鲜战争,美国没有这么做。

越南战争,美国没有这么做。

《拯救大兵瑞恩》,美国有这么做。

《血战钢锯岭》,美国有这么做。

硫磺岛战斗,美国没有这么做。

.....结论是什么?

美国只在《》书名号里面,才这么做。

在《》书名号之外,不这么做。

所以,《美国》打仗时,每个兵都要去救。

美国遇到疫情,不顾这些事情,我相信《美国》遇到疫情,也是每个兵都去救。

来源:知乎

[本文转自仇朝权随笔_《拯救大兵瑞恩》的美国文化无耻硬输出](http://www.zawen.net/post/61.html)

分享到:

♡♡♡转载请保留上面信息♡♡♡

发表评论